手工线装书制作课上,修复师张百慧展示线装书制作的步骤。本版图片均由受访者提供
新学期伊始,南京大学戏剧与影视学专业本科生吴沛钰就开始为“集章”忙活了起来。为了集齐8枚极具“中国风”的印章,她需要从走近古籍、拂去尘埃开始,体验法帖传拓、套色印刷、活字印刷等技艺,再通过从纸浆晾晒到彩笺印制、从雕版印刷到手工制作成古书的多重考验……
今年3月,南京大学图书馆推出“传统印刷装帧体验与文化传承”系列劳育课堂,吴沛钰想要收集的8枚印章正对应了8节不同的课程主题,每完成一堂课就会收获一枚印章。有意思的是,在手工造纸课上,学生们还可以亲手制作出一张印有花瓣的“花草纸”,之后的盖章“打卡”任务就在这张独一无二的纸上进行。
东汉时期蔡伦的造纸术成为中国古代四大发明之一。跨越千年,年轻的大学生怎么样应对中华传统技艺发起的挑战?
南京大学生物医药专业研究生彭婷清楚地记得,平时活泼调皮的同学们在见到纸浆的那一刻,瞬间严肃认真了起来。大家先是搅动纸浆,小心地将鲜花花瓣放置在纸帘内,再慢慢地捞出吸附上纸浆的纸帘,最后用小风扇加速纸的干燥,“任何一个人都得小心翼翼,只有保证手法非常均匀,才能得到薄厚均匀的纸张”。
在“传统印刷装帧体验与文化传承”的课堂上,这样的挑战随处可见,但有很多学生愿意为之“过五关、斩六将”。这种“火爆”让南京大学图书馆古籍特藏部主任李丹觉得不可思议,“由于手工制作器具和场地的限制,每堂课只能容纳20多人,往往是发布网上报名链接的几分钟内,名额就被一抢而空,还有很多师生经常来蹭课”。
“普及、传承、创新和发展”是这门课的关键词。在李丹看来,造纸术和印刷术代表着中国科学技术的进步,同时也是中国传统思想的重要载体。假如没有造纸和印刷,古籍文献很难得到大范围推广和传承。“我们就想把中国古代的科学技术、审美意识,还有工匠精神,在青年学生中做些宣传推广,同时也能促进学校里文化艺术的繁荣。”
手执软毛刷、面团、海绵擦,轻轻拂去古籍上的灰尘,手起手落间,古籍焕然一新……在“古籍除尘”的课堂上,文物与博物馆学专业研究生吴思缘尝试用传统手法为古籍拂去灰尘。吴思缘主要研究汉唐时期的历史,平时经常与实物史料打交道,但亲手体验“一本古籍的前世今生”还是第一次,“这就像是一次跨越时空,亲手体验中国古代智慧和博大精深文明的过程”。
“传统印刷装帧体验与文化传承”的8堂课都由理论讲解、现场演示和动手实践三个环节组成,图书馆古籍特藏部的8名教师分别承担讲解任务。为了让学生了解古籍及影印古籍出版情况,他们拿出《四部丛刊》原本,让学生用软毛刷为其除尘;为了带领学生追溯源流,他们从《天工开物》讲起。
传统造纸为何需要加草木灰,为何需要锤烂,为何需要蒸煮……手工造纸课主讲教师陈婧收到过很多“意外”的提问。为了印证“树皮到底能不能做成一张纸”,陈婧亲自从树皮上取材,经历整整7天的浸泡、24小时的高温蒸煮、反反复复捶打等环节,复原了纸浆的制作的步骤,“刚开始做的时候还有点怀疑,但做着做着发现真的可以,而且纸的形状、厚度都可以自由控制,纸面也很光滑,还可以在上面写字、印刷。真的很佩服古人的智慧”。
徜徉在泛黄的纸页之间,年轻的学生总能在不经意间发现惊喜。让彭婷印象很深的是,当大家翻开《荀子》时,一页泛黄的读书笔记飘落下来,字迹虽然早已模糊,但依然能够准确的看出跨越时代的印记。吴思缘则被《颜氏家训》里“博士买驴,书券三纸”的笑话、古代刻工使用苏州码子的形式刻下一页“404”字数的趣事所吸引。
“古代农耕文明处于一个通信慢、车马慢的时代,但科学技术仍然在一直更新,中国古人精益求精、不断地进步的精神也在跨越时空传递着。”在这门课上,南大地球与海洋学院青年教师黄蓓有了新角色——“旁听生”。在法帖传拓课上,苏轼的《黄州寒食诗帖》被制成拓版,他们将宣纸轻覆拓板之上,打湿宣纸,以拓包垂直捶打,在此起彼伏的捶拓之声中,图案字迹完全显形;在雕版印刷课上,他们用刷子均匀沾墨,拂过固板的每一个角落,留下具有中华文明显著特色的纵横木纹、凹凸文字……
黄蓓一直在思考:从农业革命到工业革命,再到第四次工业革命浪潮,当我们回顾前一个转变时,能不能对现在的转变产生一些启发?
“从历史回望中,寻找技术革命过渡时期可以借鉴的经验”是黄蓓参加这门课的初衷。在她看来,慢慢的变多的年轻人开始对民间传统文化产生兴趣,一种原因是被中华优良历史传统文化的魅力所吸引,另一方面也是顺应时代的要求,“大家逐渐意识到,要从历史中去理解我们在新的时代该如何自处”。
“短短8节课足以窥见一部中国书籍发展史。”谈起年轻人该如何传承和弘扬中华优秀民间传统文化,李丹发现,大多数年轻人都是从学历史、背诗词、逛博物馆开始的。“但这些方式只是让大家看到了民间传统文化的成品,文献古籍也不是一件没有生命的摆件,透过它们去追根溯源才更加有价值。”
去年,古籍特藏部和南京大学高分子化学专业师生展开了一项关于古籍纸张化学分析的研究,通过科学的方式对古籍纸张进行光谱、纤维度测试,以更好地修复破损的古籍。不久后,古籍特藏部面向全校招募了一批志愿者,又有生物学专业、人工智能专业师生陆续加入。
“越来越多不同专业背景的年轻人加入古籍保护队伍,而且还是用更科学的方法守护古籍”。也正是从那场“跨界碰撞”开始,古籍特藏部的8名教师开始思考如何把古籍所蕴含的中华传统技艺带给更多的年轻人。
雕版印刷、活字印刷术对中国乃至世界的文明传播起到了重要的作用。2008年北京奥运会开幕式,数百位演员组成方阵,用汉字“和”的演变过程展示了活字印刷,震撼了全世界。古籍特藏部也曾多次尝试举办雕版印刷、活字印刷等体验活动,想要推动传统技艺融入日常的教学。
但过程并不顺利。活字印刷课主讲教师周艳介绍说,活字印刷的第一步是拣字,根据底稿,从字柜里挑选相应的字块,按顺序摆放在字盘中,然后是摆字,按照底稿版式将活字摆放到槽盘中,并用夹条和顶木固定版面,接着才能上墨刷印。雕版印刷是一项在版料上雕刻图文进行印刷的技术,最重要的就是版料制作,需要经过选材、上板、发刀、打空、拉线等复杂的工序。
古籍特藏部副主任时文甲做过一项市场调查,目前市面上一块雕版的售价高达4000元左右,而一名刻工每天只能刻40个字左右,需要耗时10天才能完成一块宽25厘米、高15厘米标准大小的雕版制作。一个活字的市场售价为4元左右,上一堂课至少需要几百个活字,而且有些字重复使用率很高,如何能提前规划好哪些字需要重复使用,以及使用的数量呢?
碍于制作成本,这门体验课很难面向大规模学生的开课,因此迟迟没有开展起来。
今年年初,时文甲收到南京大学化学化工学院教授王晓亮提供的一个新思路:如果把雕版的刻刀变为激光刀,将激光雕刻技术运用到木刻板上,会不会发现新契机?
说干就干!时文甲的本职工作是古籍整理,但平时对计算机数字技术很感兴趣,便接过了这项“挑战”。刚开始,他尝试购买了一台家用激光雕刻机,虽然能在木板上刻字,但功率较小,不能保证长时间工作,实验失败。之后,他又购买了一台功率更大的工业用途机器,长宽足足有1.8米,为此他申请了一间专门用于实验的房间。激光雕刻的本质上是用高能量烧灼木头,因此会产生大量的味道和烟尘,时文甲还自己动手做了排烟管道和水冷却设施。
那段时间,时文甲的日常就是“浸泡”在实验房里,反反复复做实验,失败了再做下一次实验。就这样,一个半月之后,他的实验成功了。这项应用不仅可以制作雕版,甚至还将单块板的雕刻时间压缩到了3小时,成本缩减到150元左右。在准备活字印刷课时,他只需要购买小木块,机器仅用一分钟就能刻出一个字。
更神奇的是,只要提供图片,就可以用这台机器在木板上雕刻。时文甲做了很多富有创意的雕版:《山海经》里有趣的图案,南京大学的校训、校歌,包含中国民间传统文化特色的涂鸦……“这项技术应用让更多年轻学生有了接触更丰富的雕版内容的可能性。”
也正是得益于此,“传统印刷装帧体验与文化传承”课程有了大量的手工制作教具。这门课也有了一个不成文的“规矩”:不限制报名学生的专业,甚至特别提倡多学科交叉融合。李丹说:“这也是开设这门课的目的之一,只有吸收不同专业的师生参与到古籍保护工作中,才能让传统技艺在新时代重新焕发活力。”
除了为学生们上课,陈婧还有另一重身份——古籍修复师。穿过南京大学杜厦图书馆四楼,走到最深处,便是南京大学存放古籍的地方,这里有近40万册古籍。
这些珍贵古籍由于年代久远,往往存在不同程度的破损和老化,古籍修复师的工作就是根据每本古籍的损坏情况,制定修复计划,并实施修复。
修复一本古籍往往需要经历拍摄修复前书影、拆线、编号、清洗、配纸、溜书口、补书叶、修书皮、喷水压平、折叶、剪齐、撴齐书口、锤平、压实、钉纸捻、装书皮、订线、拍摄修复后书影、填写修复档案等20余道工序。
古籍修复师张百慧告诉中青报·中青网记者,这个过程往往需要几个小时甚至数天的时间,修复师需要仔细阅读每一页的文字,揣摩古人留下的笔墨与思想,不仅要对古籍的纸质进行修缮,还要对书页进行适当的补全。“这是一门集技术、艺术、文化于一身的复合技艺,因此修复师不仅要熟练掌握各类修复技艺,还要对文化典籍、审美艺术等有深入的了解。”
在南京大学流传着一项富有新意的手工纸浆修复技术:把按比例配好的故纸和水一起打成纸浆,再用滴管把纸浆滴在破损处,当水顺着书页底下垫着的竹帘流下去后,纸纤维便会留存下来,补全破损处……这项技术尤其适合被蠹虫蛀蚀的书页,由古籍特藏部的老前辈邱晓刚独创。2016年,手工纸浆修复技术入选了江苏省第四批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邱晓刚退休之后,陈婧和张百慧便接过了这项技艺。
“每一本古籍是独一无二的,它们可以在修复师的手上得到生命的延长。”从事古籍修复工作近10年,陈婧早已数不清自己到底修复过多少本古籍,不过从刚开始修复普通古籍,到修复明清时期的善本,陈婧的“使命感”在一点点累积。
在张百慧看来,古籍修复的意义在于古籍承载了不同历史时期的文明,对破损古籍进行修复,能够让它们更有效地被保存,并且能够为后人的研究提供重要的线索,“很庆幸,在历史的长河中,我们有机会通过修复的方式陪它们走过一段时光,让它们焕发生机”。
如今,古籍特藏部经常会举办面向学生的古籍修复、古籍展览等体验活动,还开始尝试设计文创产品。1997年出生的袁美惠是部门里最年轻的修复师,除了日常工作外,她还承担起了拍摄剪辑的任务,“我希望用年轻人的视角去展现古籍,用时尚化的方式去传播古籍文化”。
为了推广中华民间传统文化和工匠精神,这里的每一位古籍守护者都在默默贡献着自己的力量。法帖传拓课主讲教师杨括精通书法,承包了所有的书法演示环节;书库管理员李轶伦担负起了每场拍摄的剧务工作……
“作为古籍从业者,我们深知古籍本身所承载的中国民间传统文化,保护古籍并让古籍里的内容发扬光大,就是我们要一直做的事情。”时文甲说。(许子威)
人民日报社概况关于人民网报社招聘招聘英才广告服务合作加盟供稿服务数据服务网站声明网站律师信息保护联系我们
人 民 网 股 份 有 限 公 司 版 权 所 有 ,未 经 书 面 授 权 禁 止 使 用
- 2024-07-31【48812】不怕雾霾!美国新式“隐形”空气过滤器 能阻挠90%污染颗粒、细菌
- 2024-07-31【48812】大鹏职康展开“扇来清凉”夏天奶油胶电扇DIY活动
- 2024-07-31杭州科百特公司研发建设过滤分离产业链
- 2024-07-31上海水展访谈录:百年品牌汉斯希尔(SYR)
- 2024-07-31【48812】科技赋能!新式泊车防溜设备保证列车安全
- 2024-07-31假期结束别忘了对油烟净化器全方面检查、清洗维护保养!